片長:三十集
漢匈邊界狼煙囪起、漢匈關係十分緊張的西元前36年。
生長于南郡姊歸〈今屬湖北〉的山鄉少女嬙兒〈此時本名嬙兒〉,正值豆蔻年華,清純美豔中透著野性活潑,為三人衷心所愛:一是與嬙兒兩小無猜的少年獵手王懷,一為時任姊歸縣令的張子先,一為王懷之兄、回鄉省親的朝廷大將軍王盾。
王懷年少混沌,雖聰敏卻不思進取,嬙兒雖有意屬,卻恨其不圖自強,王懷因此負氣遠赴邊塞從軍,兩人從此天各一方,只存心念。
張子先貴為縣令且風流飼饒,卻因使權弄勢,更遭嬙兒堅拒。
王盾則因少時從軍離鄉,對嬙兒只是心屬,從未點破,更因得知父母早已為嬙兒與王懷配親,則一味退縮,只把呵護當成愛。
時逢皇宮選美,皇命浩蕩,嬙兒美豔,自在選中。
王盾、張子先二人為護所愛,各出其招,百般設法,要幫助嬙兒逃脫大劫。嬙兒則在三個男人各有所“ 礙 ”的“ 愛 ”中, 生出奇念:皇帝這個男人“起碼還有些膽量 , 也不用管他爹他娘他弟弟怎麼想”,意氣勃發,毅然挺身而出應招入宮,掖庭待招。
嬙兒入宮,改名昭君。不料,入宮後,先遭眾宮女妒忌,再遭毛延壽使壞,更被皇后算計,不僅無從得見皇帝,反被一舉打入冷宮。
西元前33年, 漢匈王朝皆被三百年交惡所累,意欲求和養元,其單于首領呼韓邪入漢訪元帝,懇稱“願做漢家婿”,提請漢帝嫁女和親,元帝大悅之下,慨然應諾。
皇后不願親女遠嫁,請元帝於宮內尋女“賜公主身”代嫁,聖昭下達,無人敢應,昭君于冷宮之中得知,倔性頓起,決然應招。
出塞之前,昭君從都隆奇(前匈奴將軍、漢朝俘虜〉師習匈文匈俗之間,始得面見元帝,元帝驚其美貌,愛其聰慧,賞其大義,欲改初衷,要留在身邊為妃。昭君一抒義理情懷,“小女在家鄉生活十餘年而終未嫁,進宮多年難面君,獨在此時呼韓邪向大漢求親,小女自請遠嫁之日便己覺得呼韓邪正是月下老人所造,聽到都隆奇夫子說匈奴,更覺合小女心意,這般來,小女不嫁呼韓邪又當嫁誰呢?”終究說服元帝,遠嫁而去。
此後,昭君作為呼韓邪寵愛有加的甯胡閼氏,於匈奴單於庭中,以申大義的智慧、勇敢和賢淑,接受匈俗,傳播漢習,輔王哺幼,扶正法邪,消除眾“閼氏”( 單於妃妾)的敵意,化解單于兄弟爭權的內亂,並於紛亂的戰事遭遇和遊牧遷徙中,先後報恩王盾、勸歸王懷、救助張子先,贏得了這三個深愛她的大漢男子至死不渝的敬重,直至呼韓邪去世,遵從匈奴習俗,移嫁襲位的複株累單于( 呼韓邪之子),生兒育女,終生致力於漢匈和親。
昭君年五十而卒於單於庭,匈奴為她築起了高高的墳塚,塚上芳草茂盛、牛羊不食、霜寒不枯、終年長綠,被稱做 “青塚”。時至今日,兩千年矣。